我国目前引进高端人才的“千人计划”,力度很大。在引进入选人才的初期,在每人身上至少要花200万元。有些省区的力度更大,最高是200万元的购房补贴加上100万元的创业资金。按照人均200万元的力度,如果引进1000位专家,就是20亿元。20亿元是什么概念?占2008年我国全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10%!
但是,与引进人才的力度相比,我们引进人才的气度却不够大。我们往往要求引进的人才在完成某些指标后,才会完全将经费落实到位。这就显得不相信人似的。让我们来看看有气度的引进是什么样子。
上世纪20年代,美国的世界科学中心地位尚未确立。1929年,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奥斯瓦尔德·凡布伦应邀到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。同时他在欧洲考察、搜罗数学家,准备把他们挖到美国去。本来,普林斯顿大学在1928年已经从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引进了著名数学教授外尔。但外尔被告知,如果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希尔伯特健康状况不佳,就要请他去接替希尔伯特的教职。因此,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是干不久的。于是,凡布伦盯住了正在德国汉堡大学任教的数学家约翰·冯·诺伊曼,想把他引进来。而诺伊曼恰好也是毕业于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。此外,凡布伦还向普林斯顿校方建议说,要引进就引进两个人,一个人从欧洲大陆孤零零来到美国会感到很孤单。那么,谁是诺伊曼的好朋友又是优秀学者呢?通过调查谁与诺伊曼一起发表文章,普林斯顿圈定了尤金·保罗·维格纳。他比诺伊曼大一岁,两人都是在布达佩斯度过少年时代,学术上、生活上都是好朋友。于是,普林斯顿大学向维格纳也发出了任职邀请。我们都听说过“爱屋及乌”,普林斯顿大学在引进人才方面则是“邀人及友”,这是何等的气度、何等的胸襟?“邀人及友”的后果是美国赚大了!维格纳后来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会长,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,是个大物理学家。而若没有“计算机之父”诺伊曼,恐怕美国计算机事业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。
最初,普林斯顿大学只是请诺伊曼任教一学期,一学期的薪金是3000美元,外加1000美元的往返费用。诺伊曼的职责是开设量子理论方面的课程,每周2—3节,“既可以是初级的也可以是高级的,随您所愿”。
要求不高,条件丰厚。为什么普林斯顿大学这么做呢?因为他们看准人了。看准了,就礼贤下士。而在我们这里,有关领导对自己的识人眼光没有把握,就祭出“你干到什么程度我才给你什么待遇”的法宝。这肯定使被引进的人才不爽——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别请我嘛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